Charaben is Japanese Character lunch Box,
is combination of food education and aesthetic education.
西红柿炒鸡蛋VS蒸包子
——访佳佳便当第一届国际便当大赛参赛者关蕊
导语
前一段时间整个微信圈被一盘“西红柿炒鸡蛋”的招行广告帖,惹得沸沸扬扬,有被亲子情感动得热泪盈眶的,也有跳出来谴责父母教育失败的。今天我们的采访嘉宾关蕊,和“西红柿炒鸡蛋”的男主,同样在花季年龄离开父母,留学他乡;同样地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到衣食住行样样靠自己。所不同的只是一个发生在今天,一个发生在二十年前。我们暂且不论褒贬,时代虽然在更替,但只要有生命的延续和传承,育儿、教育、亲子关系的探讨就将是永恒的焦点!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人类最伟大的力量,它超越时间和空间,在任何年代都是不变的情感。而被宠溺在其中的孩子,总有一天会飞出父母的羽翼,在风雨中锻炼自己的翅膀。关键的不是谴责和哀怨曾经什么都不会的软弱,而是应该从软弱中觉醒,拥有独立面对人生困境的勇气!
欢迎关蕊做客佳佳便当采访厅!东北女生给人的印象,是风风火火、粗旷豪爽的。但你的参赛便当《花丛中的弹钢琴女孩儿》做得细致玲珑,很意外出自东北妈妈之手。
呵呵!东北人有豪放的一面,也有温柔的一面哟!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做出的便当也自然会细腻温暖。
是的,决定参赛的时候,就一直在想做什么呢?女儿建议说:“不要模仿已经有的卡通形象,要做就做世界独一无二的便当!”对妈妈来说,世界绝无仅有的当然是自己的孩子!于是,就有了女儿版《弹钢琴的女孩儿》。
选题非常好,很符合大赛的主题。缺点就是,摆盒有些凌乱,主题不够突出,希望下次再接再励!
谢谢文华老师的鼓励,第一次参加比赛,受益匪浅!从前辈们的作品中学习到很多技巧,尤其是文华老师花式便当的创意和色彩搭配给了我很多的启示和灵感。
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吧!看到你发的朋友圈,除了做便当,还常常做各种家乡的面食,看起来好诱人!是从小就对美食感兴趣吗?
不是的,我小时候挑食,吃得很少,人特别瘦!我爸妈常常为了我挑食吵架,一个惯孩子,一个不让惯!现在想想那时侯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有了自己小时候的经验,对于女儿,从小就让她进厨房玩耍,一起做饭,参与其中,她自然而然对食物很亲近,也不挑食。而且切菜,包饺子馄饨都能做,她包的饺子自己不吃,一定要留给我和爸爸!
从小亲近食材,知道一顿饭的来之不易,自然就会对食物及做食物的人存有尊重之心!东北人主要吃面食,你留学之前就会做吗?
20岁来日本之前,根本没下过厨房!小时候在家里大多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除了学习,家务活什么都不会做!出来留学,才知道艰辛的滋味!为了省钱,慢慢学着做一点简单的饭菜,完全称不上什么美食,能填饱肚子而已。
能想像得到刚来日本时的艰难,那个时候的留学生大多都是靠打工挣学费和生活费的。
是的,2000年刚来日本的时候,还不会日语,只能找餐馆后厨,或者清扫的工作。我一天要打两份工,早上做第一班电车去酒店做清扫,干到中午,去语言学校上课,放学以后去料理店打工,做到半夜。每天如此,手裂腰痛,又困又累,回到宿舍倒头就睡。我想那个年代的留学生都有差不多的经历,身体的苦还能承受,精神上的寂寞是最难跨越的!从小没吃到的苦,在留学的最初四年都体验过了!自己也就真正的长大了!
从什么都不会,到腌辣白菜、做大酱、中式面点,再到西点蛋糕、日式料理,自我成长的过程,简直是一部大厨养成记!
前一阵子流传一个“西红柿炒鸡蛋”的广告帖,褒贬不一,有人感动得一塌糊涂,有人批判父母教育的失败。你看到了吗?跟自己的留学经历比有什么感受?
看过了,我只能说相同也不同!不同的是那个是为了参加聚会学习西红柿炒鸡蛋,我们是为了省钱吃饱肚子,才自己学着做饭。相同的是父母的爱在任何时代都是一样的强烈。我也有同样的经历,边视频边跟我妈妈学蒸包子,只不过日本跟中国没有多少时差。重要的不是西红柿炒鸡蛋,还是蒸包子!人总要学着长大,小时候没有经历的苦,没有学习到的技能,在人生的某一时刻,它总要出来考验你,鞭策你成长。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人类最伟大的力量,它超越时间和空间,在任何年代都是不变的情感。而被宠溺在其中的孩子,总有一天会飞出父母的羽翼,在风雨中锻炼自己的翅膀。关键的不是谴责和哀怨曾经什么都不会的软弱,而是应该从软弱中觉醒,拥有独立面对人生困境的勇气!
的确是这样,如今我们为人父母,感触才更加深刻。都想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可是最好的教育没有尽头,无助无力够不到的地方有很多。我老公从小家境困难,他爸爸给别人做担保,结果那人出事,所有的债务都转嫁到老公家里。从小他看着父母的艰辛长大,没有钱上大学,早早就来到东京打工。一开始做建筑工人,二十多岁的时候突然认识到这样的人生不是他想要的,然后就发奋自学,考取了一级建筑士,现在有了自己的建筑公司。所以说父母不是超人,永远没有十全十美的教育,缺憾的地方也许就是孩子将来自觉自醒的动力。
我们都在讨论原生家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站在客观角度看每个原生家庭都带有各自的优缺点,我们一代又一代所做的,就是总结经验教训,哪怕做出一点点的改变,也是在推动家族的进步。
是的,轮到自己做母亲,我就不想让女儿像我一样,小时候在家里什么都不会做,最起码好好做饭,好好吃饭,将来不管一个人去哪里,能首先把自己的生活照顾好。我们能做的就是给孩子健康的身体、稳定的经济基础、安全而值得信赖的爱,其他的就不苛责自己,也不苛责孩子了。
教会孩子生存的基本技能,的确是父母最应该做的。你认真地做一日三餐,让女儿参与其中,就是出于这个目的吧。
一开始是为了女儿,从什么都不会做,到一边学一边做,后来我自己也有了兴趣,慢慢喜欢上做饭,看着老公女儿也因此乐在其中,就更有成就感和满足感!
我也喜欢做各种手工,现在还都是在初学阶段,钩些小挎包、做布花、十字绣,不管做什么,静下心来,慢慢钩织,本身也是自我修复和缓解压力的过程。
我没有什么远大的志向,未来想开个小居酒屋,用自己做的手工艺品来装扮,卖拿手小菜和面点,配着小酒,希望能给疲惫的人一些温暖,给来不及做饭的人一些家的温馨。有时候和老公聊起来,我说:“没有客人来怎么办?”老公说:“没事,我肯定天天去!”
哈哈!很期待成为你的客人,希望你的小酒馆梦早日实现!感谢关蕊来跟大家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和育儿的观点。最后依然是互动环节,今天准备了什么美食惊喜呢?
感谢佳佳便当让我有机会结识一群美食爱好者,也让我更有信心在美食的道路上不断挑战自我!
马上要过圣诞节了,跟女儿一起用面包片制作了圣诞树披萨,材料简单,容易操作,小朋友们也可以独立完成哟!
文华
原创花式便当达人
公众号“佳佳便当”创始人
食育指导讲师(食育インストラクター)
旅日十八年,株式会社AYKコーポレーション代表取締役,领英房产投资有限公司董事。
第二届国际行乐お弁当大赛荣获中国赛区冠军。
经典之作《为熊本熊加油的熊猫》
更是拍出60万日币的天价,用以赈灾熊本,
引起日本媒体的广泛报道。
她曾受邀做客上海电视台《中日新视界》,
接受主题便当的专访。
2016年开始关注国内儿童食育,并多次在上海,成都等地的大学,小学,幼儿园,日本领事馆等举办食育专题演讲和亲子便当活动。
2017年5月,代言日本盒装大米。
2017年5月,
就任一般社团法人亚洲食育推进协会会长,
代表理事。
来自冰城哈尔滨;
37岁;
20岁来日留学;
30岁生女宝;如今女儿8岁;
爱好做美食,做手工。
让我们一起来育儿吧,
让妈妈亲手做的儿童餐成为孩子身心成长的伟大力量!
往期回顾
特集:文华・小坦的食育对谈
特集:食育就是妈妈的爱
特集:一起来谈谈农业吧---文华・杨岩食育对谈
特集:我所关心的美食与成人食育--文华、小薇食育对谈
食育特集第8期: 旅游和美食是最大的民间交流
食育特集第9期: 从《鯛与羊》引发的食育思考
特集:与早餐女王面对面
特集:与“便当魔法师”零距离对话
特集:走进便当的童话世界
特集:梦想从花式便当出发
特集:职场妈妈的花式便当----让梦想和育儿同行
特集:“玩”出来的儿童营养餐辣妈
便当大赛采访特集7:生活是一片沃土,播种什么,就收获什么!
便当大赛采访特集8:作美食 一份有温度的成就感
便当大赛采访特集9:“龙猫在肚子里跳呢!”
便当大赛采访特集10:便当要漂亮,但不要拒人于千里之外
便当大赛采访特集11:二娃妈妈的锅碗瓢盆交响曲
便当大赛采访特集12:花时间在喜欢的事上,把生活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便当大赛采访特集13:活出自我本色!
便当大赛采访特集14:“织女”妈妈的温暖传承